△餐廳外觀
茶餐廳文化起源可追溯至戰(zhàn)后港英政府時期。早年香港只有高級的餐廳才會提供西式食物,收費昂貴。香港人受西式飲食風俗影響日甚,冰室開始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冰室當時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紅豆冰、三明治、吐司等,部分設有麵包工廠,生產(chǎn)鳳梨包、蛋撻等。冰室提供的食品種類逐漸增加,開始結合西餐廳的模式,演變成今天的茶餐廳,提供簡易中國菜及歐美食物,較大規(guī)模的會供應晚飯小菜。
中西特色兼收并蓄的食品以及服務,在港人的追捧和本地文化影響下,越來越有了香港本土特色。裝修環(huán)境亦是中西合璧。馬賽克瓷磚,高高的木質卡座,以及牆上琳瑯滿目的菜單。與香港繁華的街景交相呼應。
△餐廳入口
回顧香港的歷史是多元文化的交融,過去殖民地的背景下,受中西方雙重文化的影響。這種交迭的文化也是本餐廳創(chuàng)意靈感的來源。
本項目設計師想擺脫人們心中茶餐廳固有的形象,以英式建筑十字拱頂?shù)姆绞椒指畈蛷d正方形的用餐空間。在平面上分成四部分,設計為四個拱結構,將拱結構的面去掉,簡化為結構線,減輕了拱形天花的重量感。運用圓銅管做結構線,每個結構在四個角落下來,四個拱形結構結合,交匯到中心,有趣的線型竟成為了英國米字旗至的分割。
結合空間結構,來進行平面上的佈置,中間為視覺重心。放了四組稍有重量感的圓形卡座。整個佈局接近對稱,入口一側為收銀臺,斜對角為水吧臺。
△以歐式十字拱頂?shù)姆绞椒指畈蛷d正方形的用餐空間
△四個拱形結構結合交匯到中心
整體空間以白色,水磨石與銅三個材質為主要色調(diào)。簡潔的白色襯托銅管的造型結構,水磨石材質由地面延到牆面腰線。入口處兩側向裡卷曲的弧形水磨石,仿佛伸開雙手歡迎顧客。收銀臺和吧臺為兩個銅盒子,與拱形一致的弧度開洞,半透的銅網(wǎng)吊架,吊架內(nèi)隱約透出的餐具擺放。為了使空間更純粹簡潔,除了拱形結構穿下來的球型燈罩與牆壁上的銅制壁燈點綴之外沒有其它裝飾吊燈。
△空間以白色、水磨石與桐三個材質為主要色調(diào)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