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關入戶設有落塵區(qū),墻上掛洞洞板可以用于包包、外套等臨時收納,搭配全身鏡方便出門時整理儀容。鞋柜下方預留150高度用于擺放拖鞋,鞋柜鏤空高450,餐邊柜鏤空高750,鏤空尺寸的高度根據不同的生活場景使用調整,更能滿足不同物品的擺放收納。
客廳以細膩柔和而不失格調的奶油色和木質元素為主,背景墻一整面柜更能滿足親子家庭的收納需求,鋼琴納入柜內,節(jié)省空間的同時看上去更整潔。
去客廳化+無主燈的設計,電視支架的可移動性,摒棄傳統(tǒng)的主沙發(fā),打破傳統(tǒng)客廳的固定布局,使客廳的擺放更加隨意,活動空間更靈活,同時也可以用作輔導孩子學習的場所,滿足更多場景的使用,將空間轉化為更加實用和高效的區(qū)域。
奶油背景墻的大片留白,能夠更好地反射光線,使空間顯得更加寬敞明亮;而木色的運用,則增添了一抹溫馨與自然的氣息,讓整個空間更加舒適。
弧形門洞作為客廳和多功能區(qū)的過渡,使不同功能區(qū)之間的界限變得更圓滑靈動。
多功能區(qū)開放式為多場景的使用提供更多可能,書桌與書架構建了一個學習和工作的L型區(qū)域,書架上方透明玻璃的柜門更方便學習和閱讀的使用。
書桌下方是一個1.2米的折疊床,家里來客人的時候多功能區(qū)可用作客房。
廚房原格局較狹長,往女兒房外擴部分面積后,兩側做料理臺,冰箱置于柜內,動線分明。
折疊推拉門隱于柜旁,節(jié)省空間的同時讓敞開的角度更大,視野更開闊。
主臥以奶油和原木做主調,半墻的木質床頭背景墻,配以奶油色的墻面,暖光的壁燈和燈帶營造舒適溫馨的休息環(huán)境。兩側床頭柜懸浮的設計,讓空間更輕盈且無衛(wèi)生死角。
連接衣柜的一側床頭柜并入鏤空柜體,讓床頭柜擺放的空間倍增,且更方便收納。
次臥用作男孩房,同樣以奶油色和原木作為空間的主調,配以哥哥喜歡的藍色做點綴,懸浮的書桌無衛(wèi)生死角,連接鏤空柜增加書桌的擺放空間,下方鏤空用來擺放書包等常用的物品,書架上除了閱讀的書籍,展示架更是發(fā)揮作用,擺放了喜愛的模型。
女兒房以小女孩喜歡的粉色做主調,低飽和的粉色與奶油色做墻頭背景的拼接,同色系的書桌書架搭配,讓空間既不失整體的格調,又透露著幾分小女孩的可愛。榻榻米和懸浮書桌的設計讓兒童房的活動區(qū)域最大化,榻榻米下方做高度38,深度600的抽屜柜,增加儲物空間。
兒童房是由兩個房間拆墻改變原來的格局而成,墻體預留溝通窗的位置,除了方便家長更好地看護,同時也能在關閉房門之后,為孩子提供更多感知房間外狀況的視野,增加其安全感。
衛(wèi)生間干濕分離,洗漱臺外置讓空間更干凈整潔的同時,在分區(qū)的使用上也更方便。
雙洗漱臺的設計減少使用高峰期的等待時長,鏡柜+儲物柜+鏤空柜的組合讓收納方式更多樣,洗漱臺下方預留200高度方便掃地機器人的進出。馬桶區(qū)和淋浴區(qū)用玻璃推拉門做隔斷,節(jié)省空間的同時不影響采光,更顯通透。
1.入戶看廳沒有玄關,生活場景化不夠,入戶儲物功能欠缺
2.公區(qū)主要用作兩個孩子的活動區(qū)域,餐廳使用率不高
3.兩個臥室之間互通,沒有隱私性且不方便居住
4.書房需要開放式,方便一家人使用,同時兼具客房功能
5.衛(wèi)生間需要干濕分離
1.入戶兩側背景墻做鞋柜和儲物柜滿墻柜,豐富空間儲物功能,鋼琴入柜更顯整潔
2.客餐廳兼容,餐桌做空間的主導,去客廳化,沙發(fā)和電視具有可移動性,活動區(qū)域更自由,實用性更高
3.相連的臥室墻體拆除,保留內側房間功能,改變格局做女兒房,開門位置與柜體齊平,預留溝通窗位置增加視野
4.外室敞開做開放式書房,書桌一側藏有折疊床,可做客房使用
5.衛(wèi)生間干濕分離,淋浴區(qū)和馬桶區(qū)用玻璃隔斷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