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簡介 Case description
本案位于東海藝術街社區(qū),為將近四十年的老房子,這棟房子已經賣很久賣不出去,因為一般人第一眼看到它,看到它破敗的外觀、格局、採光、空間感,實在無法想像它能做怎樣的改變,更不知道要投多少錢才能讓這棟老房子起死回生。
「用最低的預算做出最大的效果」是我們始終秉持的設計價值。設計如果沒有預算考量,絕大部分的人都能做出具一定水準以上的設計,但是現實的條件越苛刻,就越能展現設計的實力。
在本案中,我們讓設計回歸到一個「空間設計」的原則,也就是把握現有條件,讓這些條件發(fā)揮到極致,讓空間本身展現出它該有的光影、風與行為的流動。所有投入的資金,都使用在創(chuàng)造空間本身更多元的價值,而非表面皮層的美丑問題。因此沒有一分錢被浪費在任何一個人主觀的美丑經驗上,全部都回歸到房子的價值本身。
很多買房子的人都有這樣的看屋經驗,一邊看著房子的裝潢一邊對仲介說:「這些裝修的錢不能算在房價上,我不喜歡,我還得花錢來拆!」
但是這棟將近四十年的老房子設計,相對于裝修的概念,沒有人會說:「我不喜歡這改造后的風格,請你回復到它原來的樣子!」為什么?
因為沒有人會不喜歡感覺更開闊明亮的空間,沒有人不喜歡夏天即使不開冷氣還是可以很涼爽,沒有人會不喜歡從客廳看出去可以充滿綠意,沒有人不喜歡多出一個可以種花種草烤肉泡茶又與客廳完全開放的院子,沒有人不喜歡原來封閉的廁所可以多一個大落地窗───因為整個改造的精神不在于展現任何人的風格或喜好,而是純粹回歸到房子本身:我們所思考的是「發(fā)現這房子的潛能,找到最有效的設計讓這房子變得更好!」
于是乎,雖然我們的裝修材料很簡單──簡單的油漆和少許玻璃,還是讓這棟老房子煥然一新!
復雜的只有設計而已!
設計概念文字為【由非設計】提供
將近四十年的老屋,裝修前只見殘破、陰暗,雜草叢生。
設計師鋪上木作地坪打造戶外露臺,玻璃格柵的設計引入充足日光。
傳統(tǒng)的模石子地板與攀附在墻壁上的壁癌,在冷白日光燈照耀下更見慘白陰暗。
保留原有的柱體作為電視柜設計,窗開處看見綠意涌進。
飾以灰色漆面的底墻在藝術掛畫及暖色光影投射中,呈現簡約明快氛圍。
設計師改以大面落地窗取代墻面設計,視野延伸至戶外露臺拉長空間感。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