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空間以奶油白色為主基調,搭配軟軟糯糯的單品和家具,賦予空間清爽又溫馨的舒適氛圍。
客廳利用一整面墻做收納,去茶幾化給予空間更大的活動范圍。飄窗位置后期可以擺放蒲團和邊幾,當作茶臺使用,品茗之余還可欣賞窗景。
沙發(fā)背景墻分出一小部分做色塊拼接,檸檬黃與白色的組合,讓空間顯得仙嫩又高級。
客廳沒有設立電視墻,而是用總長4.3m的滿墻柜,充分擴充空間的儲物功能。下方還預留開放格,放置掃地機器人供電。
整面的收納墻由玻璃展柜+儲物柜組成,中間嵌入廚房隱形門,統(tǒng)一空間的整體感。上方用升降幕布,滿足視聽需求。
客餐廳采用一體化設計,無遮擋布局讓空間更顯開闊與寬敞。餐廳墻面用檸檬黃做拼色背景,讓空間更顯活潑。
人字拼的地板通鋪,弱化邊界和割裂感,增強空間延展性,更顯大。
餐廳布置在轉角處,總長3m的弧形卡座,擴容收納的同時還能提升上座率。側面是1.4m的餐邊柜,提高收納還能兼顧部分西廚的功能。
餐廳整體以白色為主,搭配檸檬黃色塊點綴,營造出清新、時尚又具活力的空間氛圍。
原木色的圓桌搭配弧形卡座,底部還可以儲物,充分發(fā)揮轉角空間的利用率。圓滑的造型也能減少磕碰,讓動線過渡更加自然。
將走廊埡口打造成弧形門洞,與餐廳的弧形卡座形成呼應,為空間增添一抹柔和。
餐柜與玄關柜相連接,直通門廳形成一整面收納墻、過道處留出1m寬度,保證動線的流暢性。
餐廳卡座用墻板向上延伸,弧形轉角處可以用來置物。餐儲區(qū)是由平板柜+開放格組成,多樣化的收納形式,滿足不同物品。
玄關柜厚度為30cm,下方離地15cm用于存放居家鞋。動線留出1m的寬度,保證充足儲物量卻不顯擁擠。
過道埡口進行弧形處理,增強空間柔和感。內側是洗漱區(qū),干濕分離讓衛(wèi)生間利用率更高。
將洗漱區(qū)移至走廊,并在一旁疊放洗烘套裝,輕松解決大件電器擺放的突兀的問題。衛(wèi)生間選用長虹玻璃門,保證隱私的同時,還能兼顧走廊透光效果。
衛(wèi)生間選用奶咖色瓷磚,壁掛馬桶+隱藏水箱有效減少衛(wèi)生死角的產(chǎn)生。
淋浴區(qū)用淺灰色墻磚,獨特的紋理讓空間更顯立體。
廚房選用煙灰色底柜+白色吊柜,耐臟的灰色格子地磚與底柜相近。
櫥柜采用L型布局,總長4.4m保證充足操作空間和儲物量。頂部吊柜將煙機一起包起來,讓整體的收納效率更高。
廚房入口處留空,剛好可以嵌入一臺雙門冰箱,避免空間浪費的同時,使用也更順手。
墨綠色的床頭背景墻,搭配同色系的床品與窗簾,營造出滿滿自然感的森系臥房。溫婉寧靜的氣質,也讓臥室更好睡眠。
夏天可直接坐在小飄窗上更涼爽,平日作為休閑角,可以欣賞窗景放空自己。
臥室用奶白色+墨綠色做拼色背景,床頭吊頂內嵌燈帶,柔和溫暖的光線映射在墻上,出見光不見燈將氛圍感拉滿。
臥室設計了一處轉角收納區(qū),替代成品衣柜功能。內部用金屬架用來置物,頂部安裝蜂窩簾,形成遮擋還可以防塵。
將次臥改造成書房,橫跨整個空間的大書桌,輕松滿足雙人的辦公需求。頂部吊柜下方預留開放格置物,方便存放一些常用的設備和資料。
利用臥室門旁的角落做收納區(qū),內部是靈活的置物架。外側用蜂窩簾做了遮擋,不會占用過多空間,使用也很方便。
書桌背后是一組鋼制的拼接書柜,層高可以自由調節(jié),滿足不同大小的書籍存放。
改造前:
1.客廳空間雖然很充足,但是卻沒有合適的餐廳規(guī)劃位置。
2.男女主都對家庭辦公的需求,需要一處相對獨立的工作區(qū)。
3.衛(wèi)生間空間較小,需要規(guī)劃干濕區(qū)來提升空間利用率,避免早晨搶衛(wèi)生間的情況。
4.空間在收納功能略顯不足,需要合理的進行調整規(guī)劃,將各個空間充分利用起來。
改造后:
1.將餐廳布置在走廊另一側,并用弧形的轉角卡座提升上座率,過渡也更平滑。
2.將次臥打造成書房,并調整了外側的墻體結構,打造壁柜來增強收納空間。
3.衛(wèi)生間將洗漱區(qū)外置,并改造了墻體結構,加入進家政區(qū),讓空間利用率更高。
4.門廳走廊定制玄關柜與餐柜相連,形成收納聯(lián)動??蛷d滿墻收納柜,并將廚房入口隱藏其中,增強整體感。臥室打造步入式衣帽間,立川門更顯簡約。
評論( 0)
查看更多評論